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部这样发力→

2025年07月03日 来源:教育部新闻办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部推出了系列政策举措,一起来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报道——

@2025届高校毕业生

这些招聘信息别错过

近期,就业工作再加力,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聚焦稳岗扩岗推出了系列增量政策举措,聚力攻坚,全力促进还未落实就业去向的毕业生就业。

教育系统将持续组织“百县对百校促就业行动”校企供需对接会和人才招聘会。近期,将在江苏昆山、安徽滁州等地开展校企对接活动,并对接就业资源薄弱地区相关高校开展专场招聘会。

7月上旬,各省级教育部门计划开展省级招聘会超50场,预计提供岗位超3万个;各高校计划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超700场,预计提供岗位超100万个。

为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赋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全面推广、智能化升级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组织实施“共建共享岗位精选计划”,完善归集发布机制,加大与社会招聘机构和各地各高校岗位共享力度。截至目前,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已面向2025届高校毕业生累计举办线上专场招聘111场,汇集发布共享岗位超1900万个。

下一步,教育部还将依托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持续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2025年科研助理岗位供需对接活动暨直播带岗活动线上招聘专区将持续至8月底。7—8月,还将配合“百县对百校促就业行动”线下活动同步开设线上专区。

一次性扩岗补助对象范围扩大到社会组织

今年,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部门推出系列促就业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扩岗。首次将一次性扩岗补助对象范围由企业扩大到社会组织;综合运用好税收优惠、就业补贴、扩岗补助、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稳岗扩岗,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产业一线挖掘岗位需求,实施了国有企业招聘扩容计划;鼓励引导基层就业,合理增加了“三支一扶”和“西部计划”实施规模,全力帮助2025届高校毕业生尽早落实去向。

此外,结合区域定位、产业发展、消费需求等特点,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教育部还推动各地推出系列地方性稳岗扩岗政策。比如,山西拓展增量岗位约2.6万个;内蒙古实施社区民生志愿服务计划招募5000人;河南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用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5000人;四川在司法、社工、农技等领域新增岗位4万个;江西支持5000名高校毕业生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就业,按月发放岗位补贴。

各省级教育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协同,帮助近300所高校10万余名毕业生落实去向。山西按照“活动补助+成效补助”模式对校园招聘给予补贴。吉林、福建、湖南、贵州等地采取“挂钩联系+重点服务”方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与就业困难校结对,重点提供岗位资源和服务支持。

围绕人工智能等重点方向开设“微专业” 提升就业能力

面向社会需求相对不足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教育部正加快推进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着眼帮助其优化知识与技能结构,精准匹配企业对复合性人才需求。

据统计,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区,已遴选上线33个实用紧缺专业的138门一流课程和应用技能型“微专业”等1455门优质教学资源。各高校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12个急需紧缺领域的60个重点方向,建设“微专业”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目前,全国高校共设置2025届毕业生修读的“微专业”2654个,修读毕业生7.4万人。

调研显示,一批省属高校“微专业”就读毕业生去向落实率明显提升,超过八成参与“微专业”学习的毕业生表示,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了个人技能,为最终落实去向提供有效帮助。

当下正值毕业季,教育部将指导各地教育部门与本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确保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及时享受公共就业服务,通过参与职业能力培训、就业见习等尽早落实去向。同时,支持2025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攻读第二学士学位。

会同多部门多措并举 强化困难群体就业帮扶

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指导各地各高校提供有温度、有需求的帮扶服务。

会同共青团中央实施困难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计划,组织高校团干部与帮扶对象“一对一”结对,截至6月27日,已结对帮扶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毕业生近万人。

教育部在财政部支持下指导地方实施“宏志助航计划”,已完成培训2025届毕业生10万人。举办“宏志助航”专场招聘活动1124场,提供岗位110余万个。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扩大“宏志助航计划”项目培训规模,推动山西、重庆、云南等地明确地方配套增加经费支持,总计扩大培训规模2.1万人。

山西建设5所省级培训基地,新增省级配套培训计划6400人,确保2025届困难群体毕业生应培尽培。

山东对“宏志助航计划”培训基地按照每天165元/人标准给予5天的经费补助。

青海7月底前完成900名低收入家庭毕业生线下培训,同步举办“宏志助航”专场招聘会,帮助他们尽早就业。

农业农村部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帮助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就业。

海南支持高校开发公共服务岗位475个,主要吸纳“雨露计划”毕业生以及困难毕业生群体,并给予每月2010元/人补贴。

当前,正值毕业季,教育部要求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各地教育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组织有意愿参训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参加职业能力培训,将相关学生信息提供人社部门,帮助毕业生提升求职就业能力。